您好,歡迎訪問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官網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簡介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簡稱甘肅省地礦局)成立于1956年,為正廳級事業單位(局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
甘肅省地礦局主要從事基礎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和水工環地質工作,專業門類齊全,技術裝備先進,人員素質較高,具有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水工環地質等專業的甲級資質58個,是一支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地勘隊伍,也是我省找礦找水的主力軍。局直屬事業單位16個,全局共有職工11914名,其中在職職工4974名,專業技術人員3003名。正高級職稱71名、副高級職稱806名,省級科技領軍人才4名、省優秀專家3名、享受政府特貼人才3名、入選“555”創新人才工程3名。
建局60余年來,在基礎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水工環地質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提高我省礦產資源保障和綜合利用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地質找礦成果豐碩。先后發現并探明了資源儲量世界排名第三的金川銅鎳礦和白銀銅礦、鏡鐵山鐵礦、大水金礦、敦煌釩礦、塔爾溝鎢礦、早子溝金礦、大橋金礦、安南壩錳礦、卡瓦鐵礦、余石山鈮鉭礦等為代表的大中型礦床200余處,發現各類礦產地1000余處。金昌、白銀、嘉峪關已成為新興的工業城市,從而確立了資源性產業在我省工業結構中的主導型地位,為我省工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也使甘肅從此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之一。
——基礎地質工作全面覆蓋。組織完成了全省1/100萬、1/20萬區域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等基礎性地質工作任務,為我省找礦找水、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城鄉規劃、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信息服務。
——服務經濟社會成效顯著。探明了一批城市供水和農田灌溉水源地,在嚴重干旱地區找水取得重要突破;地質災害監測區的預警系統建設,重要城鎮地質災害調查與風險區劃,災害調查治理,為防災減災、災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貢獻。
——“走出去”戰略整體推進。非洲經營業務已拓展到水井施工、土木工程、城市供水、路橋施工等多個領域,市場開拓亮點頻出,發展勢頭突飛猛進。借助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契機,深入研究中亞五國經濟環境、資源條件、礦業政策等,為早日開拓新的國外市場打下了基礎。
——地質科研成果亮點紛呈。建局60多年來,在基礎地質、地質勘查、實驗測試、地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其中“六五”時期以來,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找礦、勘查、科技進步、科技成果獎200多項。
半個多世紀以來,全局廣大地質工作者薪火傳承、人才輩出。中科院院士宋叔和、肖序常、劉寶珺、陳夢熊和著名地質學家陳鑫等都曾在甘肅地礦局工作過,溫家寶同志曾在甘肅省地礦局工作、生活十四年。涌現出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湯中立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地質專家和出色的管理干部。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面對不斷變化的地勘行業新形勢和新要求,甘肅省地礦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聚焦全省發展大局,緊緊圍繞推進地勘工作轉型升級,繼續發揮勘查技術優勢,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順勢而為,攻堅克難,創新求實謀發展,敢于擔當促改革,著力凝聚正能量,整體工作呈現出有力推進、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為推進地勘工作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